預防風災及防波堤專頁
開課了! 暴風潮重要的兩課
於2019年3月中,主席林偉超到香港大學拜訪了兩位工程學系教授,
分別是機械工程系教授周國榮及土木工程系教授關國雄。
兩位教授對風暴潮影響海岸線有深入研究,他們特意安排是次分享,
希望能幫助居民了解風暴潮衝擊杏花邨的成因與防範措施的各種可行性。
第一課:簡說風暴潮
周國榮教授於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專門研究海港波浪,這次他準備了一個精簡的分享,嘗試深入淺出,解釋風暴潮的形成,以及杏花邨地形為何容易受風暴潮侵襲。
第二課:有什麽應變措施?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關國雄教授,有豐富實戰經驗,對於沿岸建築物及社區能如何提升防洪能力,有獨到見解。對於現屆業委提議拆除五十座對開海旁的礁石群,關教授表示礁石群本身很有可能是康文署公園的基座, 拆除礁石既會影響公園結構,海底爆破亦十分危險。關教授的意見,與土拓署的回應大致相同,不能草率隨便炸掉礁石群。
相反,教授建議利用礁石群作為公園延伸,可從礁石群向海面延伸十五米,興建一個觀賞亭,並在觀賞亭範圍加設弱波石。此舉能將弱波石範圍擴大,減弱海浪衝擊岸邊的力道,同時亦能美化環境,為巿民提供一個富有特色的休憩設施。
周教授與關教授本着回饋社會,熱心為本港巿民提供專業知識及建議。周教授歡迎有興趣計算風暴潮威力的巿民與他互動,而關教授在是次會面之後,更親身來到杏花邨作實地視察,提出更多切合實際環境的意見。
為減低風災及海浪對杏花邨的影響,業委會、管理處與各政府部門,就沿岸海堤的防洪工程,制定多項計劃:
-
土木工程拓展署 (土拓署) 聯同建築署,已展開的防洪工程包括:
在50座通往康文署公園樓梯旁,興建1.2米高花槽,及安裝活動式(可拆除) 擋水閘 (整體高度約 +6海圖基準面[1]),以連接樓梯旁的擋水牆,預計於今年風季前完成。
在康文署公園興建1.2米高花槽,並用活動式 (即可拆除) 的擋水閘 (整體高度約+5.6米海圖基準面) 連接花槽,預計今年風季前完成。
-
管理處接納土拓署提議,在50座通往康文署公園的樓梯加裝擋水閘。工程一旦完成,將會與康文署公園樓梯旁 (1a項工程) 及公園內的花牀及擋水閘 (1b項工程) 連接,形成一道圍牆,以阻擋海水從公園倒灌進入杏花邨。
-
土拓署正進行修復及加固柴灣防波堤工程,預計今年風季前完成。
-
此外,土拓署擔憂,無論以爆破或海上拆卸方式清拆康文署公園對出礁石,均有可能對居民造成危險,甚至危害礁石附近結構,故認為清拆建議並不可行。
-
土拓署已聯同相關部門,制定風暴潮預警報告機制。一旦收到預警報告,天文台會立即透過東區民政事務處,通知杏花邨管理處,讓屋苑及早準備相應預防措施。
-
渠務署會在颱風襲港前,預先清理杏花邨排水系統,並成立緊急應變小組,以便颱風襲港時,能盡快處理排水系統淤塞問題。
-
渠務署將會在公共排水出口,安裝防止海水倒灌設施,即時工程包括:
安排承建商在箱型暗渠進行加設回閥工程,工程預計於今年風季前完成。
安排承建商在主渠進行加設防止海水湧出的特別裝置,工程預計於今年風季前完成。
與路政署合作加設路面集水溝。
-
管理處接受土拓署在邨內進行防洪防護工程的建議,包括:
邨內私家水渠加設回閥設施,工程預計於今年風季前完成。
改善邨內渠蓋設計,工程預計於今年風季前完成。
下杏各座加設檔水閘,工程預計於今年風季前完成 (詳情見擋水閘專頁) 。
-
管理處會改善現有防風應變措施,包括日常除草及渠道清理,亦會妥善安排緊急情況下的人手調配,並制定員工的工作指引等。同時,亦會為租用下杏地面及地下停車場的車主,編配上杏或商場停車場車位作應急之用。
另外,長期工程及較長遠防洪措施如下:
-
土拓署將會在東龍島對出海底,安裝海底波浪監察儀,詳細選址由天文台及海事署合作研究。監察儀將負責監察外海潮汐及海浪情況,預計2019年底完成安裝及進行測試,以便投入服務。
-
政府現正進行招標,委托顧問公司進行「極端天氣對香港沿岸地區影響及改善」的研究,預計5月底前會開展為期18個月的海岸研究評估。業委會將跟進研究報告,以及興建防波堤的進度與方案。
-
業委會將繼續協助香港大學關國雄與周國榮教授對於風暴潮的研究,該研究會收集風暴對海水水位,以至風浪對杏花邨的影響等相關資料,再將之進行電腦模型分析。為此,管理處將會安裝閉路電視和水尺,紀錄風暴時海水水位及潮浪的高度與變化。
杏花邨業主委員會(住宅) 分會將繼續與各政府部門商討杏花邨防洪工程上的各種問題,並會適時向各位邨友匯報。
[1] 海圖基準面是 測量水深或潮水高度的基礎高度。https://www.hko.gov.hk/tide/cnotes.htm